鑫土地|读懂阴阳,你就明白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

何为阴阳?


千年前,古人夜观天象,他们敏锐察觉到,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的之间的相互作用:白天是阳,晚上是阴。一个人想要白天精神好,得阳气足,你才能干活有力,到了晚上人得收起来,让自己冷静,阴足了,才能睡个好觉。


古老的中国,人们向自然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,《荀子礼记》说:“天地和而万物生,阴阳接而变化起”,《易经》里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。


于是天地、日月、昼夜、寒暑、男女等皆出自阴阳。不仅如此,古书中还有记载,人乃自然之子,当我们想要了解自然,了解自己,可从阴阳开始。


一个人的安好,得懂得万物有阴阳


我们追求精致生活的态度,就是祖先们透过阴阳摸索出来的养生之道。而四季的阴阳变化,也牵连着我们身体五脏六腑的阴阳盛衰。


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中介绍过自己在夏季的行乐之法。李渔认为夏日酷暑容易让人阳气过盛,招致病疾,正确的行乐方式应该是将自己闭藏起来、独自偷闲。


于是他选择在夏季隐居在深山老林里避暑,脱光衣服躲到乱荷之间,连妻子女儿也找不到他;或者躺在长松树荫下,飞禽走兽从他身边路过也不察觉。用飞泉洗砚台,用雪水煮茶,想吃瓜就到外头摘,想吃果子果子自己从树上掉下来。


李渔觉得夏季就应该用这样隐居偷闲的方式养生行乐,等毒暑过了再重新出来应酬也不晚。从夏季养生的方法,李渔联想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。他认为当社会处于盛世或者乱世的时候,就如同进入了夏季,浮名寸禄就像铄人的暑气,容易让人迷失、令身心疲惫。


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同样要选择隐居,不接待客人,自然也没有客人拜访;不应酬世故,世故的麻烦也不会找上门来。要以安逸无事的日子为荣,这样的人生就能够享受神仙一样的福气。


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也选择了归隐的生活。



在春季世间万物都处在生发的时候,身体里的血气往外走。所以在春天我们要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”。在春天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把冬天存积下来的阴气闭藏起来,恢复身体的阳气。人的情志也在积极地生发,所以我们要多到室外感受万物生发的气息,保持心情舒畅。


夏季的作息要稍做调整,“晚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。身体的阳气在夏天里是最为旺盛的,所以要晚睡早起,多点劳动,避免阳气过盛。夏天避暑固然重要,但是其实对于身体来说该热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吸收暑气,经常吹空调和喝冷饮反而会致病。


因为炎夏酷暑让身体消耗过大,到了秋季生活就要开始收敛,滋养阴气,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意思就是要学鸡一样临近入夜就要早早回到窝里休息,鸡鸣了就起床。加上万物凋零在秋,人的情绪也容易生悲,所以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。


到了冬天我们尤其渴望阳光,所以要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太阳落山了就休息,等到太阳出来了我们才起床。而且身体的精气特别容易流失,所以要注意避免过度劳动。万物沉睡的冬季让人特别容易诚惶诚恐,所以在冬季我们要更加知足,不要患得患失。


千百年来

先民留下的智慧

让我们懂得顺天时而为

接地气而活,人和美而乐

回望今朝

阴阳,依旧是中国人心中的日月

我们沉思宇宙,观察自然

用它建立出复杂、完善的养生之道

我们认识社会,领悟人生

通过它悟出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

常言道

凡事有因果,万物有轮回

读懂阴阳

就是懂得和这个世界谐共存的

不二法则


扫码关注鑫土地霍山石斛微信公众号